成人写作

尚君善:初心教育刻不容缓

时间:2019-11-04 11:56:49   作者:初心习作网   来源:本站   阅读:1103   评论:0

按:2017年9月14日,本文被《消费时报》全文刊载,同时被《消费时报》社官网全文刊载。


“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”, 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5周年大会上提出的重要课题。初心教育,不仅仅是党内的重大课题,也为国民教育尤其是中小学教育指明了方向。

一、初心教育的重要性

初心,是人生的灯塔,是纯洁的理想。中国共产党的初心,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共产党人忠贞不渝,奋勇前进。在革命战争年代,多少先烈抛头颅洒热血,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,朝着心中的理想迈进。实践证明,只要初心在,就永远不会迷失方向。从古到今,那些立志报国的仁人志士,科学家、艺术家,普通劳动者,能够持之以恒无怨无悔地致力于自己的事业,无不是初心的力量。只要不忘初心,就能不断前进;只要不忘初心,人生处处充满幸福。

老一代无产阶级革命家非常注重初心教育。翻开毛泽东选集,到处都写着共产党人的初心,那就是为人民服务,为人民利益,建立一个没有剥削、没有压迫,人民当家做主的新中国。围绕初心,从始到终都开展了教育,也就是共产党人的宗旨教育。这种教育,确保了中国革命的胜利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成功。但是随着社会物质生活的丰富,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,一些人经不起诱惑,丢失了初心,逐步走向歧路,以至于酿成人生的悲剧。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,许多人的价值观发生了扭曲,在利益面前,丧失了底线和原则,迷失了方向,唯利是图,唯钱是举,不讲原则讲利益,不讲人格讲势利,严重污染了社会风气,毒化了各个领域,给社会带来负能量。这样发展下去,后果简直不敢想象。所以习近平总书记非常及时地要求全党不忘初心,这也充分说明,初心教育已经到了非抓不可、必须重视的地步了。因此,抓好初心教育,已经成为教育的首要任务。

二、中国是一个重视初心教育的国家

中华民族有五千年的历史文明,有五千年的文化积淀。探索人生的意义,寻求生命的价值,成为这种文化的主线。儒、释、道三教融合,形成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。认真研究其中的精髓,都不约而同地汇合于初心教育。以孔孟之道为首的儒教,从初心出发,以修齐治平为次第,逐步拓展人生的价值。以老庄为首的道教,从初心出发,以道法自然为理念,提倡恢复人的初始状态,达到顺应规律、与自然融合。以释迦牟尼为首的佛教,传入中国后,被广泛吸收,从初心出发,提倡发觉人类内心的巨大潜能,达到解脱烦恼、超越生死的人生境界。这些文化,成为古代中国社会立身处世、自强不息的动力源源。

在政治层面,历朝历代都从加强统治出发,不断强化教育,所有的抓手,都是初心教育。原始社会尽管落后,但公平、公正的理念成为人类情有独钟的记忆。封建社会君权治下,核心理念是服从统治。这种教育,形成一套扭曲人性的人生价值观,酿成初心教育的悲剧。除了冠冕堂皇的政治教育,最能体现封建社会的初心教育的格言,如“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”,“ 书中自有黄金屋,书中自有颜如玉” ,“学而优则仕”,“ 劳心者治人,劳力者制于人。”教育的结果,是提倡读书,提倡知识,但目的是为了“黄金屋”,为了“颜如玉”,渠道是仕宦,方法是治人,效果是不劳而获,得到黄金和美女,高官厚禄。所以,这样的教育,从开始就是一个错误。贪污腐败,声色犬马,那就是必然的。读书的起点错了,然后从政为官,再要求廉洁奉公,清正廉明,两套标准,基本行不通。读书的初心是金钱美女,结果就是劳心治人,愚弄别人,掠夺别人的劳动;然后突然转向廉洁,必然使人时常处于矛盾心态之中,永远提心吊胆,“逢人便说三分话,未可全抛一片心”。一边防人,一边害事。这种有违良知、心不踏实的可怜生活,造就了人生价值观的倾斜,好逸恶劳,不能诚实,不敢实在,是必然的结果。

近代以来,大批仁人志士开始对社会、人生进行反思,批判历史,提出革新社会制度。梁启超先生提出著名的《少年中国说》,少年强,则中国强,少年有希望,则国家有希望。谭嗣同慷慨等死,不愿避难,以血醒世,“我自横刀向天笑,去留肝胆两昆仑”。期望唤醒国民初心,共同致力于宪政国家。孙中山先生提出天下为公,反对专治,提倡民族、民权、民生的三民主义,掀起了推翻帝制建立共和的历史篇章。孙中山、鲁迅等人,本来是医学专业,后来醒悟到,健康的体魄无法实现人生的幸福,要想拯救国家,必须唤醒人的心灵,他们给当时中国社会开方子、找良药,最后都弃医从文,投身到重塑民众灵魂的初心教育大业中。到了新文化运动,一些进步人士肩担道义,继续唤醒国民意识,启蒙公民意识,提出了 “德先生”和“赛先生”即民主与科学的口号,提倡民主和科学,反对专制和愚昧、迷信;提倡新道德,反对旧道德;提倡新文学,反对旧文学。以李大钊为代表的先进分子,竭力宣传马克思主义,给中国社会输入了共产主义,从无产者只有解放全人类才能解放自己的理念出发,提倡人的全能发展,建立共产主义世界,初心教育发生了根本的转变。于是,一大批共产党人前赴后继,领导广大苦难深重的民众奋起斗争,为“共产主义”初心事业流血牺牲,为一个没有压迫没有剥削的美好社会形态而奋斗,广大人民群众受了教育和洗礼,觉悟了,勇敢了,团结起来,不怕牺牲,使得中国社会焕然一新。

综上所述,中华民族,始终是一个重视文化的民族,所有文化的基点,都离不开初心和初心教育。

三、当代中国初心教育面临的严峻考验

新中国建立后,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,全国人民团结起来,怀着建设社会主义国家的美好愿望,激发了无私的爱国热忱,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。两弹一星,让世界刮目相看。就是在发生大跃进、三年困难时期、文革等严重问题的情况下,广大人民群众都没有动摇对党的信心,都按照党的要求克服困难,紧密配合。充分展示了初心教育的效果,显示了初心的力量。

改革开放后,国民经济取得很大发展。这是有目共睹的成就。1989年,邓小平反思过去,说十年改革最大的失误是教育。这一论断,反映了问题的严重。小平同志所说的教育,当然包括党的初心教育和国民的初心教育。现实的状况也确实如此,作为计划经济的最后一个堡垒,教育真的成为重灾区。

一是市场经济冲击了初心教育。追求资本扩张,追求利益最大化,是市场经济的驱动力。运用在经济领域无可厚非,渗透到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必然导致种种怪事的发生。必然会严重腐蚀了人们的心灵。一些有公权力的人士,掌控着大量的公共资源,加上制度约束、责任追究难以到位,以至于形成无法无天,一朝权在手,便把令来行,只要有利,只要给钱,啥也敢做。层层效仿,层层传递,加上互联网传播,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。毒化了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,毒化了从老到小的心灵。

二是中小学教育淡化了初心教育。翻开过去的中小学教材,人们能看到鲁迅,看到革命前辈的故事,能看到思想教育非常集中的“红色”,共产主义理想,集体主义精神,传统文化,个人价值观,反剥削反压迫,追求真理。等等。随处都可以看到这样的内容。但是现在的教材,知识性增强了,能力方面的内容增加了,灵魂欠缺了。缺了思想性,缺了教育性,在人生发心立志的阶段,再多的知识有什么用?

再说教师队伍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,好多农村学校都闲置浪费,老师和学生大量涌进城里。尤其老师团队,不少人进城后都忙着补课赚钱。难怪群众说学校没有一张平静的书桌,没有一个平静的讲台。偌大个校园,无法安放一颗平静的心。学校管理是痛苦的,老师是痛苦的,学生是痛苦的,这不是老师的过错,也不是孩子的过错,是市场化的教育环境的过错。这样的结果是,老师浪费了时间,学生失去了快乐童年,人人过早地受到污染。为了补课,有的老师绞尽脑汁,为了补课,不择手段。或者是指定学生高价购买所谓的教辅资料挣回扣,或者是明目张胆租房子开班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。有些老师甚至把课堂的重点放在补习班,就怕学生不去听,逼得你不补也得补,真正是绑架了学生。教学质量提高了吗?用那样吗?教师忘记了初心,成为一个有知识的掠夺者,祖国的花朵自然成为任意待宰的羔羊。可怕啊!

三是家庭教育顾不上初心。现在的家庭教育,多是配合老师完成作业。更为重要的作用没有发挥出来。传承家庭美德,确保孩子感恩、奋发,立志作为是非常重要的。但是好多家庭无法做到这些。不是从孩子人生幸福出发给予良好的环境,而是一味从功利出发,从现实出发,逼着孩子考高分、考大学,追求知识改变命运。非常现实的问题是,小升初如果考上了,就可以省下好几万元的门槛费,初中升高中,如果考不上,比如到朔城区一中读书,只要差一分,也得交三万元择校费。血淋淋的现实,摧毁了一个家庭孩子的幸福梦,摧毁了家庭的初心教育,最直接的话语,就是好好学,能省下好几万元钱。学习,过早地与钱挂钩,学习的目的,自然就变味了。孩子的可怜就无法说了,过早地为挣钱而上学,过早地在老师和升学的“盘剥”下学习。不少可怜的家长,孩子小的时候怕长不大,长大了怕考不住学校,考住了又怕没有工作,怕了一辈子,一辈子都是提心吊胆,无法安心。孩子有了工作,远走高飞了,父母老了,成了空巢老人,孤独,寂寞,无法忍受。那么,培养孩子为了什么?自己的悲剧还会在孩子身上重复,如此下去,没有尽期。

四是学校管理偏离了初心教育。种种问题,给学校管理带来很大的压力。一方面要守法,一方面要规范。没办法,有的学校提出复古,学古典,回归自然,或者学习《三字经》,或者学习《弟子规》。这些,都没错,关键是无法彻底解决问题。那么古典真的回归初心了吗?鲁迅先生批判五千年文化,《狂人日记》最有代表性。鲁迅先生说,翻开历史,到处都写着吃人。如果真的复古了,新文化运动的先驱们的血就白流了。一棵树,生长在有毒的环境里,最后结果的时候我们要求无毒,可能吗?那么如何办?小孩子都知道,就是让这棵树从小健康生长,生长在没有毒的环境了。这种干净的环境,就是教育,那片土地,就是心灵。要改变现实的状况,心灵追求崇高、正义、快乐和幸福,教育给人营养和能力,管理以法治为手段,确保学校的教育依法落到实处,这是迫切的任务。

四、必须明白当代社会初心教育的内涵

什么是初心教育呢?关于初心的出处,有佛教的,有道教的,有古典的,有现代的。佛经华严经有“初心”一词,指初始发心学佛。道教道德经第六十四章有云:“慎终如始,则无败事。”(最初的心态来处理,则终生没有失败的事),表示最初的心态。古代、现代关于初心的词源记载,如 晋干宝《搜神记》卷十五:“既不契於初心,生死永诀。”宋王禹偁《求致仕第一表》:“岑文本之初心,止于县令。”郭沫若《万引》:“我的初心是想在创作上得些观摩。”习近平总书记提出 “不忘初心,继续前进”。综合起来就是:原本的愿望、初始的志向和本来的心态。习总书记的“初心观”,包含了共产党人的共产主义理想和为人民服务的宗旨、为人民的利益而奋斗的行为准则,这是最高层次的目标。

那么,初心教育的内涵有哪些呢?

(一)自然属性方面的初心和初心教育。人作为一个高级的个体,能够区别于动物,是有本质的要求的。这些要求,无论何时,也不过时。自然的初心,是一个人本来的愿望和理想的生活。包括基本的幸福观、伦理观,即人性的优点。这些内容,包括环境、生活、生命、情感等。初心教育,就是围绕人生的自然属性的良好教育。比如健康的生活方式,快乐的生活态度,幸福的内涵和标志,天伦之乐等道德伦理,思想道德中,诚实,朴素,爱心,等等,方面,从中国传统文化中汲取营养,让人懂得生命的初始意义和初始价值,促进心灵快乐、个性解放,懂得自然规律,懂得坚持真理,懂得修正错误,修身、修心,格物明理。以上列举,是人生、人性的基本需求。有了这些教育,一个人无论做什么都有正确的幸福观,只要不是偷奸取巧,只要是诚实努力,就获得心灵的快乐。这是人最基本的要求。这些列举,可以为有关部门提供个概念,还需要专业的系统开发、研究。

(二)社会属性方面的初心和初心教育。人是社会的产物。时代在进步,社会在前进,社会的特征必然会在人身上有所作用。现阶段,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,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初心教育的重要内容,运用学校教育、网络教育、社会教育等各种平台,大力弘扬,让中小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、价值观、世界观,确立为美好社会美丽中国奋斗的理想,确立公平正义的法治理念,确立追求真理、为社会服务的思想意识,等等。要让这些教育从小就深入人心,植根在中小学生心中,那么,未来就充满希望。因此,初心教育,就是幸福人生的教育。有了这种教育,我们无论做什么,都能够开心地,放胆地去做,不会迷失方向,会逢山开路、遇水搭桥,遇到问题,就会想着法子解决问题。有了初心教育,就有了正义,就有了法制,就有了好人、好官,就会反对欺诈,推行民主,追求幸福。工农商学兵,无论干什么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,都是快乐的。这样,国民素质、民主政治,人民的主体地位才不断得到提升。

(三)切实有效地找到初心教育的切入点。最美好的愿望,最纯洁的理想,最崇高的理念,是在儿童时代。所以当人们怀念童年的时候,感到无限美好而遥远,当人们回忆人生的时候,总是无限感慨自己的初心。这些美好的回忆,这种文化情结,往往伴随人一生;保持这种状态,不让它变质就是初心教育。那么,初心教育究竟从哪里下手呢?

是中小学生的德育和写作、表达基本能力的培养。尤其是小学的阶段,天真烂漫,课程相对较少,正是有时间培养这种能力的时候;小学阶段,也是初心显发、立志学习的时候。这是人生黄金阶段。是国家义务教育的起点。每个孩子的小学阶段都得到最大的呵护,亲爱、师恩、同学情,成为人生最美好最纯洁的感情。这一时段,是人生获得爱最多最深的时段。我们的国民,大多数不善于写作,不善于表达,所以,生活中缺乏这种能力。无论推行民主政治,无论从事任何工作,表达都是基本的,能发出自己的声音,写作是必须的能力。如果我们在这个阶段教给孩子们写作,赋予孩子们思想,把幸福人生的真谛告诉孩子们,那么,一个小学生,经过六年的教育,毕业的时候收获满满的,起码,他已经习惯写作,已经学会表达,已经不习惯沉默。所以,我们的教育,就是给理念,给能力。给最基本最正确的幸福理念,给最基本最有效的写作能力。这样,无论他到哪里,无论处于哪个岗位,基础都就奠定好了。

抓好初心教育和写作表达,需要从兴趣出发,营造环境,养成习惯。需要一支有德有能遵纪守法的师资队伍,需要家庭的配合和努力。要用好互联网平台,用好现代科技手段,用好教育政策法规,形成鼓励老师敬业鼓励孩子安心学习的氛围。至于如何更加有效,请有关专家研究指导。

综上所述,中小学初心教育,意义重大。所有的老师,都是教育的主导者,奠基者;所有孩子,都是教育的主体力量,是初心“财富”的拥有者,幸福人生、公平社会的捍卫者。初心教育给孩子们快乐的童年,给孩子一生的幸福奠基,给社会源源不断的正能量!

尚君善:初心教育刻不容缓 图1

《初心习作网》法律提示:文稿版权归本站,若需转载请注明

相关评论
初心习作网版权所有 | 地址:朔州市平朔生活区单身公寓B楼217室 | 编辑部: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迎宾苑2#公寓516
网站公众号:chuxinsc    投稿邮箱:cxzww001@163.com    点击查看网站统计数据  晋公网安备 14060202000164号
  晋公网安备14060202000164号  晋ICP备17004643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