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老二两”与“孔乙己”
“醉了酒是豹子胆,醒了酒是兔子胆,借酒说事小心点,白吃白喝看白眼,喝酒应事的躲远点”他就老酒馆的第一位客人老二两。
老二两的形象让我印象深刻,他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?我觉得形容他的词数不胜数,但最本质的还是“规矩”在他人踩他脚是时,他连忙道歉:“耽误您脚落地了”别人问他是否踩疼了,他转头说“是我我脚大”,这一幕让我印象极其深刻。老二两很穷,靠着乞讨过生活,但即使是这样困难的活着,他也从不差老酒馆一分钱。每当看到老二两时,总能想到他在夜晚左手托着右手举起酒;与月相对,形如李白“举杯邀明月,对影成三人”那样,但又略有不同,我试着去感受但一无所获。他在老酒馆中,只喝酒,不吃菜也不落座,就在门的一角静静地喝酒。这是让我想起来了鲁迅先生笔下的孔乙己,他们两人处于同一个时代,但观念却不同。有人说:“这是另一番风味的第二版《孔乙己》”,我赞同!孔乙己为人和老二两有着天差地别之感。虽说都是喝酒但内涵不同。孔乙己喝酒喝去了的是自己的内涵,人人厌恶,拖欠酒钱,好面子而依旧穿长衫,点着小酒和下酒菜;而老二两喝酒喝出了别人的尊重。电视中有这样俩段情节:一是有人在他酒里兑了水,他心知肚明却还是不动声色的喝了下去,换了别人恐怕就不是这样的了;二是有人多给他打了二两酒,老二两还是像往常一样。但最后在酒杯下面放了二两酒钱。不占小便宜的他与孔乙己是那么俩个极端化。这世间并不为谁所动,同一时代条件下造就的人不同。好人跟坏人哪有什么明显的界限。
富人笑您墨守陈规,我笑他们在规矩下苟延残喘多年也未曾意识到自己的处境。规矩到现在依然存在,即使他不符合这个时代了,但是他的道理依然是正确的。
《老二两与孔乙己》
两人相同又不同
二两酒来定取人
前者,大义凛然也
几两酒钱毫不差
天时更替守死规
酒中兑水不言语
其心却以皆明了
天涯海角都为家
现居老友一草庐
身伴隐疾雨夜来
床头屋漏无干处
坐角饮酒小口抿
看钟起身递酒杯
一声辞,踽踽独行
后者,命运多难也
爱饮酒水终留欠
许次索讨终未果
赠给童儿几茴香
复问要来道不多
数次应考不得愿
内心空乏举杯饮
一身温和孑然离
为钱只好行盗窃
料得满身伤痕累
至馆饮酒众人乐
离远落寞皆全忘
人念其因欠许钱
终末小酌味润唇
一放杯,行迈靡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