山西风俗之闹花灯
闹花灯,是山西民间的一种习俗。相传闹花灯始于西汉,盛于隋唐,隋唐时期,民间形成于自发性的赏花灯,猜字谜。正月十五也逐渐成为了赏花灯的高潮,此后人们便将正月十五正式定为元宵节。又称“灯节”。现在的人们依然保留着正月十五赏花灯,猜灯谜的习俗。每年的元宵节前,街上挂满各式各样的灯笼,花灯,到处花团锦簇,其模式多种多样,最普遍的是传统的红灯笼,还有莲花灯,龙灯,凤灯,以及今年最受欢迎的牛灯。牛灯外形是一头雄壮强健的牛,硕大的牛头神气地扬起,强壮的牛背微微弓起,那对宽大的牛踢有力地蹬着地神采奕奕,令人过目难忘。夜幕降临,与家人游玩于灯海中,五彩斑斓的花灯扑面而来,令人眼花缭乱,神态各异的花灯折射在瞳孔中,那极小的眼球已应接不暇。那美轮美奂的花灯所发散出来的那种令人陶醉的光,笼罩在四周,这些触摸不到的光此刻也变得有形。熙熙攘攘的人群互相拥挤,谈笑风生,热闹非凡。元宵节的那些习俗不仅流传在世上,更镌刻在人们的心中,久经不衰。
指导老师 高红岩